糖尿病怎麼吃才對
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代謝異常疾病,當人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時,將導致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內被利用,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便會增加,而葡萄糖無法順利被腎臟回收,便隨尿液排出,形成尿液裡面含有大量糖分的情況,而產生持續性高血糖,就會引發糖尿病,同時也影響到蛋白質及脂肪的代謝不正常,進而造成各式各樣的併發症。
「這個不能吃?那個也不能吃?」說到糖尿病,就是飲食限制多多?其實呢!糖尿病飲食是以正常飲食為基礎,即包括六大類食物
(一)全穀雜糧類
(二)蔬菜類
(三)豆魚蛋肉類
(四)乳品類
(五)水果類
(六)油脂與堅果種子類的均衡飲食。
藉由調整熱量、蛋白質、脂肪、醣類的攝取量,以達到控制代謝異常的一種飲食。糖尿病患者所需營養成份和一般人並沒有不同,切記以「均衡飲食」為出發點,周全的飲食計畫,就能有助控制血糖並穩定病情。
糖尿病患之飲食原則為
(一)均衡飲食,定時定量,保持理想體重,依據飲食計畫適量攝取六大類食物。 並多選用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,如:未加工之豆類、燕麥、糙米等全穀類、蔬菜、水果。
(二)避免純糖類的攝食,如砂糖、蜂蜜、冰糖、甘蔗汁等,喜吃甜食者可使用代糖 (如:阿斯巴甜、糖精、煮甜甜等),以滿足口慾。
(三)少吃油炸、油酥、油煎及富含油脂之食物,如:花生、瓜子、腰果等堅果類食物。
(四)飲食不要太鹹,如加工罐頭、醃漬食品,並少吃含膽固醇高之食物, 如:內臟類、蛋黃、魚卵等。
(五)食物烹調儘量採用清蒸、水煮、涼拌、燉、烤、滷、燒等烹調方式,以減少用油量。 忌吃油炸、油煎、或油酥等高油食物。
(六)烹調用油宜選用植物油(如:大豆油、花生油、橄欖油、芥花油、玉米油、葵花油等)。
若經常感覺飢餓者可多選用一些體積大而具飽足感、熱量低之食物,如:去油高湯加蔬菜熬湯、蒟蒻製品、蕃茄、無糖或加代糖之愛玉、仙草、洋菜凍、茶凍、海石花等,平時飲料可選擇無糖烏龍茶、健怡可口可樂或自製菊花茶、決明子茶、綠茶等不加糖茶類,可加代糖。
兩大類食物 直接影響血糖
全榖雜糧與水果,這兩類糖份相對高,直接影響血糖變化。全穀雜糧類是身體重要的能量來源,除了米飯、麵包,口感綿密的番薯、芋頭、馬鈴薯等食物雖屬根莖類,但因富含澱粉,可提供醣類作為身體能量又具飽足感,所以也可作為主食;而蘿蔔、洋蔥等也是根莖,但屬蔬菜類。最常分辨不清的食物還有紅豆、綠豆之類的,因有個「豆」字,常被誤認為豆類,這是不正確的。紅豆、綠豆、花豆、薏仁跟豌豆仁是屬全榖雜糧類;也有誤以為玉米、南瓜是蔬菜,但其實是全榖雜糧類,屬於主食,如果吃太多就可能血糖飆高且發胖。
食物的GI值
GI值又稱升糖指數,指的是食物食用後,造成血糖上升的速度。蔬菜、含糖量低的水果,如奇異果、富纖維的糙米,都屬低GI食物,可增加飽足感,腸道吸收較慢,可避免吃下過多澱粉。若是稀爛、切碎或重複烹煮的食物,因吸收程度佳,GI值相對高。以同樣重量的白飯及稀飯來舉例,白飯會比較扎實,但澱粉糊化後更好吸收,所以稀飯的GI值較高。
吃對順序 肉、菜、飯、水果
在用餐的先後順序上,建議先吃不含醣類型(蔬菜類、豆魚蛋肉類),再吃含醣類(全榖雜糧類),如此可減緩腸胃吸收,亦可抑制血糖值急速上升。每餐蛋白質類食物先吃,如:肉、魚、蛋類,素食者則是豆仁、大豆製品。再吃菜類,如菇菌類、葉菜類、豆莢類、海苔類。最後再吃米飯或混有根莖類或核果的米飯,例如番薯飯,栗飯、蒟蒻飯等。水果放餐後且量少,每餐限一種。 國民健康署公布的「我的餐盤」,建議成人每日應攝取全榖雜糧類2~4碗,豆魚蛋肉類3~8份,蔬菜類3~5份,水果類2~4份,乳品類約3~7茶匙,堅果種子類1份等。六大類食物的營養成分都不同,唯有均衡攝取,才能獲得最佳營養。糖尿病友因個人身體症狀皆異,可經營養師諮詢後建議用餐飲食標準為佳。